新加坡的華文水準在下降中,相信是大家公認的一個事實。誠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過,我們的華文基礎是否真的垮掉了?我們的孩子是否真的無可救藥了?我們的華文教改是否真的只是在一味讓步妥協?在看似是一片黑暗當中,我們是否真的難以尋見希望之光?我想未必。當然,相較於中國港臺地區以及馬來西亞、日本和泰國,新加坡的語言環境有其特殊性,包括我們的種族比例、經濟“制約”,以及很重要的,我們對“母語”一詞在定義上的不明確性。但是,只要還有新加坡人在說華語,只要還有新加坡人不對華語厭煩,只要還有年輕學子願意攻讀中華文學,只要還有新加坡人敢到中國去(不論為了什麼原因),我們就不能,更不應該提出“華文的基礎垮了嗎”的命題。一旦這個根本性的問題被反復強調,並且最終迫使我們以“是”為答案,那麼我們連“亡羊補牢”的機會也沒有了,也無須再多說什麼。
對待改革應有積極心態
筆者週遭有很多朋友、親戚,常常帶著質疑的態度去看待華文教改。大家似乎一再認定,“少教多學”、“先認後寫”、採用更新奇的教學法、利用電子詞典以及高高豎起的“增加興趣”的旗幟,都是一種對華文水準的下降的“妥協”。 有人也質疑,這樣“急功近利”地去解決問題,是否會招致更可怕的、無法預期的負面影響。 然而,儘管我們應該質疑、批判,過多的質疑,並且只是停留在這個層面上,說實在話,只是會落入杞人憂天。 吳韋材先生提出了“覺悟性和自發性”,我個人認為是可取的。 但在這個之前,還有一個環節是我覺得有必要提一提的。那就是我們對“改革”的了解,以及對待它的一種心態。 從詞語結構的角度來說,改革改革,要“改”就要“革”。我們要“改”的是華文水準降低的局面,那我們要“革”的是什麼? 革掉填鴨式的語文教學,革掉那害了多少代人的過度的死記硬背,革掉以《詞語手冊》為基礎的“標準答案”的學習法,革掉華文背後那“老氣橫秋”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革掉那忽略課文內容卻處處打起“保留華族傳統”的做法,以及,革掉那對新華文課程和華文教學法的不信任。前面的一切,是我們的教育家、傳媒工作者等其他“靠華文吃飯”的人所可以極力完成的。但最後一項,卻需要全社會,尤其是那些有“雄才大略”的知識分子以及那些為人父母與將為人父母者,所必須共同努力的。
興趣的世俗化並非壞事 現實面前,以“激發興趣”為宗旨,有什麼不對?華文水準是否能回到它當初的輝煌時代,關鍵就在這興趣的培養。而且,這個興趣的“世俗化”,並非就是壞事,因為這比沒興趣來得有用。畢竟,當下年輕的父母輩,水準已是如此,就算學校裏的老師多麼努力,扭轉劣勢恐怕不是簡單的事。要使華文華語的大環境轉變,更需要大家運用這個語言,而其本質,不外還是興趣。 所以,請大家以開明的、積極的、充滿希望的態度去看待我們的華文華語。不要再懷疑什麼了,把精力花在使你的孩子有興趣,讓他多接觸自己的母語。而且假設他不能愛華語,至少讓他不去對華語產生反感。
學校的老師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始嘗試正面看待教改了,現在需要的,是家長和廣大民眾的支持和努力。此時,我們不需要多些的“落井下石”,而是必須把希望擺到桌面上來。( 文/陳煒雄)

ay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王永民 楊桃源

最近,某報對近兩年來該報刊出的所有《錯誤與更正》做了分類統計。在對這些文字錯誤進行量化分析之後,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果:“拼音輸入法”的錯誤率是“字形輸入法”的9倍。

統計顯示,該報20個月中因電腦錄入造成的錯誤共1896處,佔錯誤總數的50%左右。而在與輸入法相關的錯誤中,因“同音輸入”造成的錯誤,如“突破”誤為“圖破”、“重點”誤為“終點”等,共有1703處,佔90%;因“字形相近”造成的錯誤,如“緊”誤為“紫”、“租賃”誤為“租憑”等,共有193處,佔10%。鑒於這一統計的時間跨度長、範圍廣,且具有連續性,可以認為,其結果基本反映了拼音輸入法和字形輸入法造成中國出版物文字錯誤的比例。

ay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十五日電 
新加坡消息:此間《聯合早報》十五日報道,漢語水準考試的創始人呂必松教授明年將與新加坡的合作夥伴攜手,在新加坡創立國際漢語學院。
去年底,中國漢語水準考試已在世界三十四個國家一百五十一個考試點進行對外國人學習漢語的水準測試。這項考試自一九九零年推出至今,已有超過二十萬人參加,人數逐年攀升。單是去年全世界就有九萬人參加考試,今年人數更多。。
呂必松教授曾任中國北京語言學院(北京語言大學前身)院長,於一九七八年首次提出要把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來研究。一九八三年他主持成立了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並連任四屆會長。一九八七年主持成立了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連任三屆會長和兩屆副會長。他主持完成的“中國漢語水準考試(HSK)”於一九九零年透過專家鑒定,開始在中國及世界推出。於全世界學漢語的人數猛增,呂教授近年已研究出一套能提高學生學習漢語效率的教學法。。
他說:“目前學生須學習二千一百個小時,才能達到中級程度。我研究的新教學法,將只用六百個小時就能達到中級水準。”國際漢語學院除了培訓學生,還要培訓教漢語作為外國語的教師。呂必松說,新加坡國際漢語學院,就將以漢語培訓、漢語水準考試培訓、漢語作為外國語教師培訓、商務漢語和旅遊漢語等五項課程開始。他說,到國際漢語學院接受漢語作為外國語教學培訓的教師,學成後將能獲得中國頒發的“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證書”。所有教授都來自中國語言大學,都是有教導外國人學習漢語經驗的教授。新加坡國際漢語學院日後也將考慮開辦大學本科及研究院碩士和博士課程。 新加坡的國際漢語學院並非呂教授在中國境外建立的第一家,在印尼坤甸和三寶瓏已各建有國際漢語學院。。

ay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確的發聲方式.練習用丹田發聲
盡可能不要喝冰的飲料.喝溫開水
做瑜珈保養喉嚨(小雲雀式)
少吃辛辣食物
金桔加冰糖熬煮出來的水

ay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尚禮/專題報導

昔日上海灘中國人說英語把「來」叫「康姆」、「電話」稱「德律風」,人們稱其為洋涇浜英語。如果今天有人要教上海老外認識當前中國最熱門單字,例如「qinliugan」、「hanliu」,(禽流感、韓流),這種英語算不算洋涇浜英文呢?可以確定的是,昔日上海灘老克勒(有class的人)的洋涇浜腔讓人笑話,今天負有對外宣傳任務的官報卻希望在滬老外能學學中國流行語。官報直譯中國流行語 有看沒懂上海官方英文《上海日報》近來開闢「Buzzwords」專欄介紹中國流行語。從十月七日起,這一專欄每周定期推出七個中國最新流行語。仔細閱讀,有些新詞和昔日洋涇?英文直接按字音翻譯沒什麼兩樣,乍看之下絕對讓人一頭霧水。例如,在中國神六成功升空、返回當周,專欄特別介紹「zhongguo yuhangyuan」。逐一拼音原來是「中國宇航行員」。為了表示和美、俄國太空人不同,英文解釋中還加上了「taikonaut」。其實後者也是中國人發明的新詞,目前已成為全球公認新英文單字。專欄直接音譯「宇航員」不僅多此一舉也是畫蛇添足。要說「zhongguo yuhangyuan」這類用羅馬式拼音搞出的英文實在算不上什麼發明。十幾年前在大陸搭火車,老舊車廂廁所旁水龍頭旁常見一堆英文字母,細讀之下原來是「生水請勿飲用」。海龜、海帶用語 解釋令人絕倒 專欄中的流行語雖然有敗筆,也有實用性很強的佳作。例如,最新一期專欄介紹的「haigui」、「haidai」,按字面讀為「海龜」、「海帶」,實際上前者指中國留洋歸國的青年才俊,後者指留洋回國後仍找不到工作的人。專欄中的英文解釋說,「帶和等待的待同音,因此海帶的帶有等待之意」。或許是專欄才推出沒幾期,加上是官辦報紙,有些所謂流行用語不得不帶有濃厚的黨和社會主義宣傳色彩。例如,「hongse luyou」指「紅色旅遊」、「baochi gongchandangyuanxianjinxing」指「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上海日報在推出流行用語的編者按中說,推出這一專欄是因為有許多讀者看不懂英文報上的新詞,此外就是為讀者介紹中國本土報章常出現的用語。為集思廣益起見,該報出重獎邀請讀者共同參與新詞創作。由此可見,「Buzzwords」從選材到翻譯有時很難滿足各方要求。上海最大英文報紙推出中國流行用語專欄,提供在滬洋人了解中國最新動態管道。去年,上海每年到滬外籍人士達二百萬人次,在上海常住的外籍人士達六萬多人。或許,官報有其一貫立場,但對商務人士及旅遊者而言,生活上的新用語要比政治教條來得實用。財大氣就粗 外國人不得不隨俗
今天上海官方報紙把中國流行用語字對字的轉成英語,和三十年代上海人學英文搞出洋涇浜沒兩樣,只不過今昔有別,今天是把中文轉成英文,不再是把英文硬套上漢語。語言主客易位,意味形勢轉變,其中有許多令人深思處。如今的洋涇浜英語有了新風貌,昔日上海洋涇浜(原為上海地名)則早已被填平,成為鬧市的延安東路。談起洋涇浜英文,在那裏排班的出租車司機說,「現在上海一些老外常跟我們說洋涇7996;中文」。這話加上上海日報推出流行語專欄,令人想起退休後回到上海常住的江澤民曾說過,「財大才能氣粗」。
source: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t-content/0,3546,110505+112005110600078,00.html轉貼台灣英文網:http://www.english.com.tw/

ay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星期有3個H公司的新學生+上星期開始的日籍日文老師的學生~這4堂課的壓力都很大~
敎不好招牌砸下來可是會壓死我自己的~
而且今天上日文老師的中文課..效果不太優!
小煩惱~
沒學生要煩沒收入~有學生還是要煩~~敎不好.

ay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熬夜準備中文班的小廣告.大概也只有這個時候會慶幸以前曾經唸美工科來逃避死K書的厄運0-0
雖然今天是有撿到2個學生~但是還不夠~我還得多找個學生不然養活我自己~

這2天又開始矛盾了~ 以後要繼續念日文好? 還是唸中文好?
哪一個 是我會想要 持續 下去的工作呢? 中文吧!

ay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外國學生在我大學校院附設語文中心學習華語人數最近5年之統計
過去5年來,外國學生在我國大學校院附設華語文教學機構研習之人數雖有消長,然而在93學年度(2004-2005),外國學生在台研習華語文人數達到7,647人,較92學年度成長21.85%之多,創下前所未有的紀錄。
◎最近5年外國學生在大學校院附設語文中心學習華語人數統計
年份     小計  男  女
2000-2001 6579 2914 3665

ay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譯本
詳細介紹

為了練習閱讀最近找了幾本"繪本"給學生看.本來是想說有圖為伴應該會比較好理解...
不過最近日本出了本書闡述"繪本應該是用聽的、不是讓孩子一個人看的"的論點..的確回想起來自己在看繪本的時候不是專注於"文"就是專注於圖.不然就是文→圖→文→圖的交替著看著這樣看下來好像就是缺乏那麼一點連貫性.想像力好像也就被侷限在[文和圖]的框框裡..下次試試看讓學生唸唸繪本or唸唸繪本給學生聽聽好了~不過在那之前..我可以好好的練習我的聲音表情了。。。

ay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的工作時間有點變形~
星期3.5下完課的20:30~22:30..還有星期6上課之前的前2個小時都排了課~
(三)(五)下完課回家敎中文.(六)又要顛到敎完中文..來去上課.
兩相對的角色.我還玩得蠻happy的!
3個學生可以多1萬多的$$~當然還是粉高興的啦!!(smile)

ay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