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加坡的華文水準在下降中,相信是大家公認的一個事實。誠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過,我們的華文基礎是否真的垮掉了?我們的孩子是否真的無可救藥了?我們的華文教改是否真的只是在一味讓步妥協?在看似是一片黑暗當中,我們是否真的難以尋見希望之光?我想未必。當然,相較於中國港臺地區以及馬來西亞、日本和泰國,新加坡的語言環境有其特殊性,包括我們的種族比例、經濟“制約”,以及很重要的,我們對“母語”一詞在定義上的不明確性。但是,只要還有新加坡人在說華語,只要還有新加坡人不對華語厭煩,只要還有年輕學子願意攻讀中華文學,只要還有新加坡人敢到中國去(不論為了什麼原因),我們就不能,更不應該提出“華文的基礎垮了嗎”的命題。一旦這個根本性的問題被反復強調,並且最終迫使我們以“是”為答案,那麼我們連“亡羊補牢”的機會也沒有了,也無須再多說什麼。
對待改革應有積極心態
筆者週遭有很多朋友、親戚,常常帶著質疑的態度去看待華文教改。大家似乎一再認定,“少教多學”、“先認後寫”、採用更新奇的教學法、利用電子詞典以及高高豎起的“增加興趣”的旗幟,都是一種對華文水準的下降的“妥協”。 有人也質疑,這樣“急功近利”地去解決問題,是否會招致更可怕的、無法預期的負面影響。 然而,儘管我們應該質疑、批判,過多的質疑,並且只是停留在這個層面上,說實在話,只是會落入杞人憂天。 吳韋材先生提出了“覺悟性和自發性”,我個人認為是可取的。 但在這個之前,還有一個環節是我覺得有必要提一提的。那就是我們對“改革”的了解,以及對待它的一種心態。 從詞語結構的角度來說,改革改革,要“改”就要“革”。我們要“改”的是華文水準降低的局面,那我們要“革”的是什麼? 革掉填鴨式的語文教學,革掉那害了多少代人的過度的死記硬背,革掉以《詞語手冊》為基礎的“標準答案”的學習法,革掉華文背後那“老氣橫秋”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革掉那忽略課文內容卻處處打起“保留華族傳統”的做法,以及,革掉那對新華文課程和華文教學法的不信任。前面的一切,是我們的教育家、傳媒工作者等其他“靠華文吃飯”的人所可以極力完成的。但最後一項,卻需要全社會,尤其是那些有“雄才大略”的知識分子以及那些為人父母與將為人父母者,所必須共同努力的。
興趣的世俗化並非壞事 現實面前,以“激發興趣”為宗旨,有什麼不對?華文水準是否能回到它當初的輝煌時代,關鍵就在這興趣的培養。而且,這個興趣的“世俗化”,並非就是壞事,因為這比沒興趣來得有用。畢竟,當下年輕的父母輩,水準已是如此,就算學校裏的老師多麼努力,扭轉劣勢恐怕不是簡單的事。要使華文華語的大環境轉變,更需要大家運用這個語言,而其本質,不外還是興趣。 所以,請大家以開明的、積極的、充滿希望的態度去看待我們的華文華語。不要再懷疑什麼了,把精力花在使你的孩子有興趣,讓他多接觸自己的母語。而且假設他不能愛華語,至少讓他不去對華語產生反感。
學校的老師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始嘗試正面看待教改了,現在需要的,是家長和廣大民眾的支持和努力。此時,我們不需要多些的“落井下石”,而是必須把希望擺到桌面上來。( 文/陳煒雄)
新華網 (2005-12-02 15:11:29)稿件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y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