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為一般學制中、小學語文教師的師範課程。只是看看順便練練簡體字...)

何文胜

师范及继续教育的背景[2]

 

 

继续教育的构架及机制

 


 

香港语文教师的来源:中学方面,初、高中教师主要来自各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他们没有教学的专业训练,所以只算是一位准用教师(permitted teacher)。日后,他们需要脱产或在职进修教育文凭或教育证书课程,取得专业资格后才是一位检定教师(registered teacher)。也有部份香港教育学院的毕业生,担任初中的教学工作,他们因接受正规的师范训练,所以一出来工作就是检定教教师。 
小学教师,主要来自香港教育学院的毕业生,他们都是检定教师;少部份,尤其是八十年代部份私立小学聘用一些没有受专业训练的高中生,或政府未认可的大专毕业生当教师。他们只能是乙级教师,需要接受培训,才能获得甲级教师的地位。 
以上为香港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香港的中小学教师,不管你具备什幺资历和实际教学经验,只要还未符合成为本港正式注册教师的条件,你还只能是个“准用教员”、乙级教员,而不可称为检定教师,要改变这种地位,就要接受师资培训的课程。港大、中大教育学院以及香港教育学院等都有为这些未受专业训练的教师而开设的教育证书或教育文凭的课程。 
一般来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有三类不同的需要:一是要取得专业的资格,正如上文说取得这个资格才是检定教师;二是在职教师借进修来提高教学水平;三是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第一及二类主要可以兼读或脱产的形式进香港大学、中文大学的教育学院、有关大学或香港教育学院攻读教育文凭或教育证书课程。第三项也可以同样的形式修读香港、内地或海外等大学的硕士或博士课程。 
关于往外地深造方面,中文教师本可选择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进修与中文教育专业训练有关的课程,但因为目前尚没有一些鼓励教师往这些地方继续进修的措施,同时,因工作岗位及资历承认等问题,目前前往这两地脱产进修的在职教师不多。至于第三类以在职兼或脱产前往外国进修语文教育高级学位的也比较少,而以在职兼读的形式到中国大陆进修的则近年越来越普遍,台湾就没有为港人开设在职兼读的高级学位课程了。 
香港的语文师资训练制度,在中学方面由于缺乏师范大学此环节,故中学语文科教的培训问题,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大学本科毕业后自寻学校任职,以后才投考两所大学专为学位教师而设的两年制教育文凭兼读课程。二大学本科毕业后随即进入两所大学教育学院,在念毕一年制教育文凭课程后,才正式到学校任职。三在攻读大学学位之前已接受师范教育,成为合格非学位教师;大学毕业,成为学位教师,在学校任职数年才再修读两所大学教育学院的文凭课程;又或毕业后随即修读上述文凭课程,才到学校任职。在小学方面,由于小学及部份初中语文科教师培训的工作由香港教育学院负责,学生全职修或兼读两年至三年的证书课程,毕业就是一位合格非学位教师。 
上述中、小学语文科教师,在校任职五年后,由校方推荐,经香港教育学院取录,则可脱产16周修读在职中、小学中国语文科教师培训课程。 
如果把「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理解作一位教师最得了检定教师的资格后,再接受专业的教育,则上述除在职中小学中国语文科教师培训课程外,其余的情况,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教师的继续教育:因为这些课程都是为未受师资训练的教师而设。 
过去,为提高教学水平的继续教育,大都由教育署或一些教育团体主举,属于一时的、短期的、专题讲习性质的居多。直至语文教育学院成立(1982),才较为正规而有系统地去培训在职的语文教师。 
以下介绍现行香港语文教师师资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概况:

一)语文师资培训机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避战乱的市民纷纷从内地回港,因此造成香港中小学学额和师资不足的现象。教育司署(教育署的前身)及其它办学团体为了减低失学儿童的数量,便不断的增设学校班级,大量聘请教师。以中文科来说,当时的教师大部分由内地来港,他们大半未接受教师专业训练。有鉴于此,有关当局便陆续开办师训机构。 
1939年开设香港师资学院,到了1941年改名为罗富国师范学院(Northcote Training College)。 
1946年政府成立乡村师范学院以培训新界教师,1955年停办,学生就并入葛量洪师范学院上课。 
1951年香港大学教育系复课,但不再颁发修业四年的文学士学位,而是修业一年的教育文凭。学生须先取得大学学位后,才可以修读,合格才获发教育文凭(Diploma in Education),成为合格的中学学位教师。在各公私立学校任教的教师,大部份接受师资训练。同年,葛量洪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为一年制师范学校,专门训练小学教师。1965年设立全日二年制课程,1967年易名为葛量洪教育学院。 
1952年在罗富国和葛量洪两师范学院开设在职教师训练班,为未受训教师提供正式师资训练的机会,以提高教师素质。由于参加培训的都是在职教师,所以授课时间在晚上。教师经两年训练、考核及格便成为合格非学位教师。 
1961年成立柏立基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称第三师范专科学校),与罗富国和葛量洪两所师范专科学校联合培训小学及初中非学位教师。 
1967年教育当局宣布本港三师范学校易名为教育学院(College Of Education),并取消一年制课程,以示香港今后的师范教育,扩大学习的内容和提高学生水平。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1965年香港中文大学增设教育学院,开办一年制教育文凭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研究与教学实习,目的在训练大学毕业生以便从事本港中学教育及教学工作。该院又增设二年制夜班,以方便在职的中学教师就读,修业期满,合格后颁发教育文凭。 
1974年政府设立工商师范学院,为工业及商业科师资训练提供一年及三年全日制课程,并兼办各种在职教师训练工作。 
1982年中旬,香港教育署辖下的语文教育学院成立,主要是开办小学中国语文教师复修课程,其后更扩展到中学中国语文教师复修课程和中小学普通话科教师复修课程。课程让教师把握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等。 
1994年政府根据《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的建议,合并四所教育学院及语文教育学院,升格为香港教育学院,将会提供学位及研究生课程。部分课程获浸会大学及公开大学承认,经考试合格后,学员如进修两大学的小学教育学士学位课程时,可得6-10学分的豁免。目前香港教育学院己开设的课程计有:全日制课程(Full-time Course):中/小学教育证书(中/英文)课程(二/三年);教育文凭 (小学) 课程(一年/二年兼读)(Postgraduate Diploma in Education)小学教育荣誉学士课程(二/四年);全日整段时间给假制课程(Full-time Block Release Course):中/小学语文科教师在职培训课程、中学中国语文科主任在职培训课程(十六周);夜间部份时间制课程(Part-time Evening Course)在职中/小学教师训练课程(二/三年);日间部份时间给假制课程(Part-time Day Release Course):中学非学位教师在职进修课程等,这此课程对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有极大的帮助。  

证书或文凭课程:教育学院专责小学及初中教师的培训工作。中文大学及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为学位教师提供中学师资培训课程。详情分述如下:

 

全日制课程:中/小学教育证书(中/英文)课程(二/三年):大学预科(中学七年级)毕业生入学修读二年制课程,毕业后可任教小学或初中的语文科;中学会考(中学五年级)毕业或中六生修读三年制课程,完成课程后获发教育证书,可任教小学。他们都是非学位教师。

 

夜间部份时间制课程在职中/小学教师训练课程(二/三年):分小学及中学组,前者两年制,后者两或三年,一般都是在职而没有受训的中小学教师,因应学历,利用夜间修读二或三年制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合格后,获发教育证书,成为合格的教师。

 

教育文凭课程(小学)(一年全日制/二年兼读):大专或大学毕业生,要从事教育,需接受师资培训,脱产的需要一年,兼读的要两年,毕业后取得文凭教师的资格。

 

教育文凭、证书课程:由中大及港大教育开院开设的师资培训课程,供未受训的学位教师修读,合格后成为检定教师。

 

小学教育荣誉学士课程(二/四年):小学教育学士学位中文课程:香港教育学院、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浸会大学教育系、公开大学都开设小学学士课程,供职前准教师或在职教师修读,二年制供香港教育学院证书课程的毕业生以两年兼读形进行四年制供预科生修读。此外,部分文凭教师多到英国进修一年或兼读两年,取得教育学位后成为学位教师。

 

此外,香港几所大学都有提供高级教育学位、教育学士及教育文凭课程。例如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开设的课程有:教育学士(小学教育)(全日/兼读)、教育学士(语文教育)等学位课程及学位教师教育文凭课程(中/小学);关于语文组的科目有:中文教学法、语文基础知识与实用文写作、语文教材编选与课程设计、文学与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小学中国语文教学法、中国语文科与教学法等。

 

上述课程基本都不是教师继续教育,只是作为教师的专业训练课程。

 

(二)语文教师继续教育

 

过去教育署要求学位教师在任职教学工作的l0年内必须到大学教育学院进修一项两年制的兼读教育证书课程或一年全日制的教育证书课程,以作为调整工资及提升职级的条件。近年师训与师资咨询委员会要求把时限从10年改为5年。预料这个改变对香港的师范教育发展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保证了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

 

香港教育学院的语文教育学院,开设中小学语文科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目标在提高香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专业水平,尤其着重中英语文师的训练,希望藉此加强香港学童的双语能力。

 

现开设了全日整段时间给假制课程、中/小学语文科教师在职培训课程、中学中国语文科主任在职培训课程(十六周/五周) [3]。此外,还有中小学普通话科教师在职培训课程。

 

这个全日制复修课程每年两期,每期十六周。至今己举办36期,约共训练4000名在职小学教师,1800名在职中学教师。

 

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教师熟悉语文教与学的新趋势和发展,增加他们对教学方法及技能的认识;培养教师分析教学方法的能力,从而在实际教学中作出适当的改变,以迎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协助教师进一步发展创制教材、教具的才能及计方法;同时,又提高他们的英语或普通话能力。

 

 

课程设置、内容特色

 

根据语文科教师继续教育的性质,这里介绍小学、中学语文科教师及中国语文科主任在职培训课程的内容及特色。

 

(一)小学中国语文科师在职培训课程的宗旨[4]:在于使教师掌握语文教学及学习的发展趋势,同时增强教师的语文能力与发展教材的创意,并培养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能力。

 

课程的目标,包括:1.加深教师对中国语文的认识,并提高运用中国语文的能力;2.加深教师对语文教学基本理论的认识;3.结合理论与实践,发展教师教学专业技能。

 

课程内容和结构:课程为十六周的全日制课程,共二百二十五课时。课程包括以下两个范畴:

 

范畴  中国语文知识与能力

本范畴旨在提供关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与语文能力训练。学员在完成这范畴后,增强现代汉语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语言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增强语文能力和传意技巧。本范畴包括以下三个单元:1.语文知识()(2学分):(1)汉字;(2)现代汉语语音。2.语文知识(二)(3学分):(1)现代汉语语法;(2)现代汉语修辞;(3)现代汉语词汇。3.语文能力(2学分):阅读能力训练;听说能力训练;写作能力训练。

范畴二  中国语文教学理论应用

本范畴旨在帮助中国语文教师认识中国语文读、写、听、说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并能因应教学情况适当运用。增强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使他们能制订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并能不断反思以进行教学发展。本范畴包括以下四个单元:1.语文教学基本理论(2学分):(1)中国语文科课程和目标为本课程;(2)语文教学心理学。2.教学专业技能(3学分):(1)阅读教学;(2)写作教学;(3)说话聆听教学。3.行动研究理论与实践(3学分):(1)教室语文教研究;(2)行动研究计划。教学实践(1学分):中国语文教学理论与应用。

(二)中学中国语文科师在职培训课程的宗旨[5]:课程的设计为配合香港学校优化教学的需要和发展,让学员认识中学中国语文科教学技巧与策略的新趋势,提高他们的教学成效。

 

课程的目标,包括:1.增加中国语文科教师在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2.提高中国语文科教师运用中国语文的能力;3.提高学员对中学中国语文科教学技巧与策略的认识及运用的能力;4.引导学员在教学上多作实践,以期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课程内容和结构:本课程为十六周的全日制课程,共二百二十五课时。课程包括以下两个范畴:

 

范畴  专业知识与技能

 

本范畴旨在提供有关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修辞及信息科技等知识。学员在完成单后,能增强现代汉语的知识,并能运用现代汉语的语言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员课堂语言和传意的技巧,及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及阅读策略。同时亦能具备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来教学的能力。本范畴包括以下三单元:1.语文知识(3学分):(1)现代汉语语音,(2)现代汉语语法,(3)词汇和修辞;2.语文能力(1学分):(1)阅读技巧研习,(2)教师口语与传意技巧研习;3.专业技能(1学分):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应用。

 

范畴二  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

 

本范畴旨在帮助中国语文科教师认识中国语文读、写、听、讲各方面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并能因应教学情况适当运用。增强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使他们能制订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并能不断反思以进行教学发展。本范畴包括以下三个单元:1.识见概念(2学分):(1)语文教学研究及行动研究法;(2)中国语文科、文学及目标为本课程。2.教学法(5学分):(1)阅读教学,(2)写作教学,(3)听说教学,(4)语文教学心理(以上4课题必修),(5)语文知识教学,(6)中国语文及文化科教学(以上两课题2选1)。3.评鉴与设计(3学分):(1)语文教学评鉴,(2)行动研究计划。3.教学实践(1学分):中国语文教学理论与应用。

 

(三)中学中国语文科主任在职培训课程的宗旨[6]:课程的设计为配合香港学校优化教学的需要和发展,为在职中国语文科主任提供进修的机会,培训科主任在学科管理与发展方面的能力,提高中文科的教学素质,使他们能担当领导同事的责任。

 

课程目标:1.提高科主任对中学中国文科教学管理技巧与策略的认识及运用能力;2.引导学员探讨科任在学科及人事管理上的角色与职责,使他们能更有效地领导同事改善本科教学情况,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中学中国语文科主任在职培训课程:范畴,专业知识与技能;范畴二,教学理论与策略;范畴三,科主任核心课程。范畴与二的内容与中学语文科教师在职培课程基础上略作删减,而加上核心课程部份。核心课程的宗旨在提高科主任在科务管理上的知识与能力,并能有效地领导同事进行中文科科务的检讨、改革和推行。本范畴包括以下三个单元:(1)学科管理(3学分);(2)校本设计(2学分);(3)专业技能(1学分)。

 

这些课程的设计是由复修学员的特点和课程的性质来决定的。目前参加复修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有从香港教育学院(前称师范学院)或大学的教育学院训练出来的,前者的中文课程基本都包括了语文知识、文学知识、教学方法、教育知识和一些语文能力训练。后者的中文课程则包括一般教育学方面的课程,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或文学知识,但没有语文能力的训练。因此,参加中学语文科复修的教师大部份都是本科毕业生,一般具备汉语、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他们在入学前已有五年或以上的工作经验,大部份已取得教育文凭的资格。小学语文科复修的教师基本是一位检定教师,部份已拥有教育学士学位或正在修读兼读学士课程,同样有五年或以上的工作经验,不过本科的知识比较薄弱。普遍来说,参加复修的语文教师一般具有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但缺乏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经验停留于直感,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因此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正确不一定能判断出来,而且常常因袭一些陈旧的经验。所以,在这课程基本定性为:语文教师的复修课程,有别于进修课程。所谓进修,是认识新知和增益已知;所谓复修,主要扩大识见和刷新观念,同时要检讨已知和改进已知,有时为了扩大、刷新、检讨、改进的需要,有节制地使语文教师认识新知识和增益已知。因此,这个复修课程不是进修课程,不过课程中有适当比例的进修成分。所以在设计这个课程时,通盘考虑:课程内容各范围的分配;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配应;课程内容要能针对语文教师的训练,以配合社会的变动与发展;课程的灵活性,以便照顾个别语文教的困难与不足;课程内容能培养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自行解决因难的能力[7]

 

上述教师复修课程的两个范畴,除了包括了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专业技能(教师的语文能力、教学方法、学习管理)及专业信息外还包括了语文教学原理。语文教学原理及与其有关的学科,例如语文教学心理学、行动研究与实践、教室语文教学研究、中国语文科课程和目标为本课程及语文教学心理学等都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带领学员去认识背后理论的依据,从而使学员在实际教学上遇上类似困难时,知道运用同样的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训练,令教师不但不会因缺乏认识而产生抗拒的心理,同时更有一种应付变动的社会以至教育制度的能力。教师掌握这些新的发展,对语文的态度有改变,对语文学习有新发现,并且要把这些新的发展反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这样教师不会只停留在过去,而是永远站在现在,展望将来。

 

复修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因此,不需要像普通师范生那样安排教育实习。但他们的教学,往往因缺乏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而带有片面性和盲目性,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利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实践的研究,为期一周后撰写报告。

 

每期课程结束后,在职培训课程的学员都会接受问卷调查,以下为98年至99年上半年共三期小学约三百位学员的个人资料、对课程意见及其成效等调查资料[8]

()个人资料方面:
1.年龄:A.26岁以下(0.4%);B.26-35岁(43.1%);C.36-45岁(35.9%);D.46-50岁(16.1%);E.50岁以上(4.5%)。
2.任教中国语文科的年资:A.6年以下(31.6%);B.6-15年(56.7%);C.16-25年(22.2%);D.25年(7.6%)
3.参加这个课程是:A.校方推荐(1.8%);B.校方推荐,乐于接受(4.9%);C.主动请求校方推荐(9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y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